走出颈椎病诊治误区
微创骨科 ★★★★★ 值得信赖
近年来随着诊断和治疗技术的不断推广和普及,颈椎病的诊治水平逐年得到提高,但仍然存在着一些诊治误区。

误区1 单纯依靠影像学检查做诊断
颈椎病专题座谈会将颈椎病定义为:颈椎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周围组织结构(神经根、脊髓、椎动脉、交感神经等),并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。对于仅有颈椎的退行性改变而无相应的临床表现者,应称为颈椎退行性改变。
x线平片(包括正、侧位和过屈过伸侧位)是最基本的影像学检查,对于了解颈椎骨骼结构的基本状况是必不可少的检查。单纯依赖ct、mri检查而忽视临床体检是应当避免的一种诊断误区。有些患者虽然影像学检查显示脊髓或神经根已经存在很严重的压迫,但是临床检查却没有任何相应的神经损害的症状和体征,就不能诊断为颈椎病,更不能不论临床表现如何就进行手术。
误区2 治疗不分颈椎病类型
根据病理损害和临床表现,颈椎病分为神经根型、脊髓型、交感型、椎动脉型四个基本型,两种以上类型同时存在时称为混合型。
通常情况下,在椎管内的脊髓周围有较大的储备间隙。当椎管狭窄时,储备间隙就变得很小,一旦出现椎间盘突出、骨刺生成,脊髓就容易受到压迫。在我国,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的发生率为10%。而68%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存在发育性颈椎管狭窄,说明脊髓型颈椎病好发于发育性椎管狭窄的人群中。如果病人被确诊患有脊髓型颈椎病,就应当积极手术,否则越是拖延,脊髓损害越重,疗效越差。
目前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根据入路分为前路和后路。前路减压属于直接减压,即直接去除致压物;后路减压是间接减压,即通过扩大椎管,使脊髓后移,从而避开致压物。实践证明,对脊髓型颈椎病合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者,如果采取前路减压,往往出现减压范围不够、减压不彻底、容易复发或甚至无效等现象。因此,对存在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的患者选择后路减压术式,是提高手术疗效的重要方法。
温馨提示:上述就是对于颈椎病的介绍,希望对大家会有所帮助。大家如果有任何的骨科上疾病,可以随时在线咨询 ,或拨打24小时健康热线:0556-5533222进行详细了解。
温馨提示:上述就是对于颈椎病的介绍,希望对大家会有所帮助。大家如果有任何的骨科上疾病,可以随时在线咨询 ,或拨打24小时健康热线:0556-5533222进行详细了解。
上一篇:颈椎病的认识概述
下一篇:颈椎病的治疗方法究竟是什么
最新文章
- 【博爱 健康】颈椎病是如何
- 专家名片: 许翔,副主任医师,副教授,硕士,安徽省立医院骨科专家,安庆...详细>>